时间: 2025-05-01 01:2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43
“半时”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时间的一半,通常指的是30分钟。在日常生活中,它可能用来表示一个较短的时间段,或者是一个时间单位的半数。
在不同的语境下,“半时”的使用方式有所不同:
“半时”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由“半”和“时”两个字组成,表示时间的一半。在古代汉语中,时间的计量单位较为粗略,因此“半时”可能指的是一个大致的时间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半时”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在一些传统的节日或仪式中,特定的时间段可能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半时”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半时”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短暂、匆忙的感觉,因为它通常指的是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半时”来安排时间,例如:“我只需要半时就能完成这个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半时”:
半时晨光,半时暮色,
半时欢笑,半时沉默。
半时匆匆,半时悠长,
半时人生,半时梦想。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时钟的指针指向30分钟的位置,象征着“半时”。在音乐中,一段轻快的旋律可能与“半时”的短暂感相呼应。
在英语中,“半时”可以对应为“half an hour”,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法语的“demi-heure”。
通过对“半时”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和意义。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于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