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6:48
词汇“半散”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
“半散”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半”和“散”两个字的组合。其中,“半”通常表示不完全、一半的意思,而“散”则有分散、散开、不集中的含义。结合起来,“半散”可能指的是某种状态或行为处于不完全分散或不集中的状态。
由于“半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意境或情感而创造的词汇。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半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可能更多是创造性的使用:
同义词:部分分散、半集中 反义词:完全集中、完全分散
由于“半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某些特定语境下的临时创造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半散”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特定的状态或行为,但这需要具体的语境来确定。
“半散”可能给人一种不稳定、不完整的感觉,可能与犹豫、不确定等情感相关联。
由于“半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半散”来表达某种意境:
思绪半散,
如烟如雾,
难以捉摸。
“半散”可能让人联想到模糊的画面或不连贯的声音,如雾中的景象或断断续续的音乐。
由于“半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半散”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需要具体的语境来确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但探索和理解非常用词汇也能丰富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