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0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08:16
枯河:字面意思是指干涸的河流,即没有水流动的河床。基本含义是指河流因为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水源枯竭,失去了原有的流动性和生命力。
“枯河”一词在中文中直接表达了河流干涸的状态,其词源清晰,没有复杂的演变过程。在古代文学中,枯河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衰败或个人的不幸,这种用法一直延续至今。
在**文化中,河流常被视为生命之源,因此“枯河”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现象,也象征着生命的枯竭和社会的衰退。在社会背景中,枯河的出现可能引发对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讨论。
“枯河”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伤和忧郁,因为它象征着失去和终结。联想上,可能会想到荒凉的景象、废弃的村庄或是历史的变迁。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经目睹过河流从丰沛到干涸的过程,那么“枯河”这个词会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可能会引发对环境保护的深刻思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枯河无声,岁月如沙,曾经的波涛,如今只剩风中的叹息。”
视觉上,枯河可能让人联想到干裂的河床、枯黄的草地和孤独的树木。听觉上,可能只有风声和偶尔的鸟鸣,缺乏水流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枯河”可能有着类似的象征意义,但在具体的文学和艺术表达上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学中,类似的意象可能被用来象征灵魂的干涸或精神的枯竭。
“枯河”这个词不仅仅描述了一个自然现象,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和主题,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