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2:17
词汇“急义”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拼写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急义”是一个组合词,由“急”和“义”两个字组成。以下是对这个假设词汇的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急义”可能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正义行为或义务。
由于“急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由“急”和“义”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在紧急情况下的正义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义”的重要性,而“急义”可能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紧急情况下正义行为的强调。
提到“急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英雄主义、牺牲精神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能够挺身而出,帮助他人,就可以说是展现了“急义”的精神。
在创作中,可以将“急义”作为一个主题,描述一个人在危急时刻如何坚守正义,展现人性的光辉。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紧急情况下的正义行为都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急义”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强调了在紧急情况下的正义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特点。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