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0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01:32
“急于星火”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事情非常紧急,就像星星之火一样迅速蔓延,需要立即处理。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处于非常紧迫的状态,需要立刻采取行动。
在文学作品中,“急于星火”常用来形容情节的紧迫性,如战争、灾难等紧急情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紧急**,如工作截止日期、医疗急救等。在专业领域,如项目管理、危机处理等,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强调任务的紧迫性。
同义词:
反义词:
“急于星火”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结合了“急”和“星火”两个元素,形象地表达了紧急和迅速的含义。在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急如星火”,其演变和使用历史悠久,是汉语中常见的成语之一。
在**文化中,“急于星火”这个词汇体现了对时间敏感性和效率的重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个词汇被广泛用于描述各种紧急情况,反映了社会对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理问题的需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紧迫。它让我联想到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场景,如医疗急救、灾难应对等。这种紧迫感在语言表达中起到了强调和警示的作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工作项目截止日期临近,感觉事情如同急于星火,最终通过加班和团队合作,我们及时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降临,星火点点,
急如星火,心事重重。
时光匆匆,不容迟疑,
急于星火,追寻光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夜空中星星点点的画面,其中一束星火迅速蔓延,象征着紧急和迅速。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急促的脚步声或心跳声,增强了紧迫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as urgent as a fire”或“burning urgenc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紧急和迅速的含义。
“急于星火”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紧急情况,还强调了行动的紧迫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紧急和迅速的概念,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宋·王明清《挥薼后录》第四卷:“官户根括,~。”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
4.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