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5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54:03
“急人之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急切地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迅速采取行动提供帮助的重要性。
在文学作品中,“急人之困”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赞扬某人在紧急情况下表现出的慷慨和勇气。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社会工作,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专业人士在处理紧急案件时的职业责任。
同义词:
反义词:
“急人之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帮助他人行为的描述。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急人之困”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即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鼓励人们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互助。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敬佩。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紧急情况下挺身而出,无私帮助他人的人们,他们的行为不仅解决了别人的困难,也传递了正能量和希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目睹过一位邻居在暴雨中帮助一位老人修理被风吹坏的屋顶。这种急人之困的行为让我深受感动,也激励我在未来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主动提供帮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雨中,他急人之困,
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指引着迷失的灵魂,
温暖了寒冷的心。
在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身影在暴风雨中坚定地帮助另一个人,背景是模糊的雨滴和摇曳的树木。在听觉上,可以是一段紧张而充满希望的音乐,伴随着雨声和人们的呼喊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help someone in need”或“to lend a helping han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了在他人需要时提供帮助的行为。
“急人之困”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种道德和行为的指导。它提醒我们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手,这种精神在任何文化和社会中都是宝贵的。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战国时期,秦昭王率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威胁其他诸侯不能援赵。魏王派晋鄙率军10万驻守边境,赵国平原君赵胜向妻弟信陵君公子无忌求救,信陵君急人之困,从魏王那里偷取兵符,假托魏王的命令夺取兵权,出兵解了赵国之围
他是个~的人。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困】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wéi),象房的四壁;里边是生长的树木。本义:废弃的房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困,故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