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3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31:07
词汇“环利通索”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也没有明确的基本定义。因此,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假设它可能是一个组合词,由“环”、“利”、“通”和“索”四个字组成。
结合这些字面意思,“环利通索”可能指的是在一个循环或环境中寻求利益、保持流通和沟通的状态或过程。
由于“环利通索”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它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那么它可能只在那个领域内使用。
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实例,以下句子是假设性的:
由于“环利通索”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无从谈起。
如果“环利通索”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它可能反映了那个领域的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环利通索”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因为它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
由于“环利通索”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个人应用可能非常有限。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环利通索”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代表一种理想的状态或过程。
由于“环利通索”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环利通索”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无从比较。
“环利通索”作为一个假设性的词汇,它的理解和应用可能需要具体的语境和定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环利通索”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重要性可能仅限于特定的领域或语境。
1.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3. 【通】
4.
【索】
(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同本义 。后泛指各种绳索。
【引证】
《说文》-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 、 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 《列士·天瑞》-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 《后汉书·段颍传》-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而索綯。
【组词】
索苇、 索头、 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