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0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09:12
内戚: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内部的亲戚”,通常指的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戚,特别是指那些与自己家庭关系较为密切的亲戚,如兄弟姐妹、堂表兄弟姐妹等。
在文学中,内戚可能被用来描述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情感纠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常用于日常对话,用来指代那些与自己家庭关系较近的亲戚。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社会学,内戚可能被用来分析家族结构和社会关系。
同义词:近亲、亲属、家人 反义词:外戚(指与自己家庭关系较远的亲戚,如配偶的亲戚)
内戚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内”和“戚”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戚”字常用来表示亲戚关系,而“内”则强调这种关系的内部性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非常重要,内戚之间的关系往往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内戚**的概念可能会有所淡化,但在某些传统或大家族中,这种关系仍然被高度重视。
内戚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家族的温暖和紧密联系,也可能让人想到家族内部的矛盾和冲突。这种情感反应可能因个人的家庭经历而异。
在我的生活中,内戚这个词常常出现在家庭聚会或节日庆祝的场合,用来指代那些与我关系较近的亲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内戚:
内戚如织,血脉相连,
家族的树,根深叶繁。
内戚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家族聚会的场景,欢声笑语,亲情洋溢。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张张家族合影,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家人的问候和笑声。
在英语中,内戚可以对应为“close relatives”或“immediate family”,但在某些文化中,如印度文化,家族观念更为强烈,内戚的概念可能更为复杂和重要。
内戚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家族文化和情感联系。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和表达家族关系和情感。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内戚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能体会到它在语言中的重要性。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戚】
(形声。从戉,尗声。戉:(yuè),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同本义。亦用为舞具。
【引证】
《说文》-戚,戉也。 、 《诗·大雅·公刘》-干戈戚扬。 、 《礼记·明堂位》-朱干玉戚。 、 《韩非子·五蠹》-执干戚舞。
【组词】
戚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