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5:29
显象(显像)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显现出来的形象或图像。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物理现象的显现,也可以指抽象概念或心理状态的具象化。
显象一词源于古汉语,由“显”和“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它主要用于描述自然现象的显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显象常与阴阳五行、风水等概念相关联,被认为是对自然规律的显现。在现代社会,显象更多地与科技、艺术等领域相关联。
显象一词给人以清晰、具体的印象,常与真实、直观等情感相关联。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显象可以用来描述梦境、记忆或艺术作品中的场景,帮助人们更生动地表达和交流。
在诗歌中,显象可以用来描绘抽象概念的具体形象,如“时间的显象,是沙漏中缓缓流逝的沙粒。”
显象一词可以联想到清晰的图像或视频,如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或是电影中的特效场景。
在英语中,显象可以对应为“manifestation”或“image”,在不同文化中,其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差异。
显象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发挥作用。通过对显象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并灵活运用它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显】
(会意。从页(xié)从显,显亦声。今字从页,与人头有联系。本义:头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显,头明饰也。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