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7:27
“[沽酒当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卖酒的站在酒坛旁边”。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沽酒市脯,当垆而饮”,形容的是古代酒肆的情景,即卖酒的人站在酒坛旁边,方便顾客购买和饮用。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古代市井生活的场景,营造一种古朴、热闹的氛围。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热闹或繁忙,或者比喻某人专注于某项工作。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民俗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古代商业活动和社会结构。
“沽酒当垆”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市井生活,反映了古代商业活动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描述卖酒的场景,还可以用来形容各种热闹或繁忙的场合。
在**古代,酒肆是市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沽酒当垆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商业繁荣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个成语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商业活动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古朴、热闹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市集的喧嚣和人们的热情。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活力和商业的繁荣。
在我的生活中,这个成语曾被用来形容一个热闹的市场,那里有许多小贩在卖各种商品,就像古代的酒肆一样热闹非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古街深巷沽酒当垆,
吆喝声声入耳来。
酒香四溢人潮涌,
市井繁华似画开。
想象一下,一个古代的酒肆,酒坛排列整齐,卖酒的人站在垆旁,吆喝声此起彼伏,酒香四溢,人群熙熙攘攘,这样的场景不仅给人视觉上的热闹感,还有听觉上的丰富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场景可能被描述为“酒馆里的热闹”或“市场上的喧嚣”,但“沽酒当垆”这个成语特有的古朴韵味和文化内涵是其他语言难以完全复制的。
“沽酒当垆”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信息。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窗口,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市井生活和商业文化。
想当日沽酒当垆,拚了个三不归青春卓氏女。
信两个无端贼子,终日去~,把家私渐行消磨,使妾身难以支吾。
1.
【沽】
(形声。从水,古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沽,沽水,出渔阳塞外,东入海。
2.
【酒】
(会意。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令欢也。 、 《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 《汉书·食货志》-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 、 《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组词】
酒肆、 酒水、 酒生、 酒务
3.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垆】
黑色坚实的土壤。
【引证】
《说文》-垆,刚土也。从土,卢声。 、 《周礼·草人》-埴垆用豕。 、 《淮南子·地形》-垆土人大。 、 《书·禹贡》-下土坟垆。
【组词】
垆土
古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 同: 罏
【引证】
《南史·谢几卿传》-诣道边酒垆。 、 唐·韦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