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0:47
启祷(Qǐdǎo)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为“开始祈祷”。它通常指的是在**仪式或个人信仰实践中,开始进行祈祷或祈求神灵的行为。
在语境中,启祷常常出现在正式的仪式开始时,如教的礼拜、的法会等。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团体或场合中。
同义词:祈祷、祈求、祷告 反义词:结束、终止(在**仪式的语境下)
启祷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启”意为开始,“祷”意为祈祷。在古代汉语中,“祷”已有祈求神灵保佑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启祷”逐渐成为特定**仪式开始时的专用词汇。
在许多文化中,启祷是连接人与神的重要仪式。它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表达,反映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赖。
启祷这个词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宁静的教堂、香烟缭绕的寺庙,以及人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寻求心灵慰藉的场景。
在个人生活中,启祷可能发生在个人面对重大决策或困难时,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指引。例如,一个人可能在考试前夜进行启祷,希望得到好的成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钟声悠扬,
启祷之声,穿越心房。
祈愿和平,祈愿智慧,
在神的光中,我们共聚。
启祷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教堂的彩色玻璃、寺庙的佛像,或是人们在祈祷时的虔诚表情。听觉联想可能是教堂的钟声、诵经声或是祈祷时的低语。
在不同文化中,启祷的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教的启祷可能包括唱诗和诵读圣经,而的启祷可能包括诵经和礼佛。
启祷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仪式的开始,也反映了人类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1.
【启】
(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pū)成“啓”。现简化为“启”。本义:开,打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启,开也。
2.
【祷】
(形声。从示,寿声。向神求福的一种迷信行为)。
祈祷,祈神求福。
【引证】
《说文》-祷,告事求福也。 、 《广雅》-祷,祭也。 、 《周礼·大祝》。注:“祷,贺庆言福祚之辞。”-五曰祷。 、 《周礼·小祝》。疏:“求福谓之祷,报赛谓之祠。”-候禳祷词之祝号。 、 《诗·小雅·吉日》-既伯既祷。 、 《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 、 《淮南子·主术》-以身祷于桑林之际。
【组词】
祷巫、 祷祀、 祷雨、 祷祈、 祷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