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9:24
词汇“枕剩衾余”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枕”、“剩”、“衾”和“余”。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枕剩衾余”字面意思是指枕头和被子剩下的部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夫妻或情侣分离后的孤独和凄凉,因为枕头和被子是亲密伴侣共用的物品,当一方不在时,这些物品就只剩下了空虚和寂寞。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古代文人在描述离别情感时创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
在**传统文化中,夫妻或情侣的关系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意义,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下对亲密关系的重视和对分离的哀愁。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哀伤和孤独。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古代诗词中对离别的描写,或者是现代人在异地恋中的情感体验。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经历过与爱人的长时间分离,可能会深刻体会到“枕剩衾余”的情感内涵。
在创作中,可以将“枕剩衾余”融入到描述分离的场景中,如在小说中描写主人公在夜晚独自思念远方的爱人。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空荡荡的卧室,只有一张床和孤零零的枕头和被子。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夜晚的寂静和偶尔的风声。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和短语来实现。
“枕剩衾余”这个成语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它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在文学和情感描述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文学作品都有重要意义。
1.
【枕】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枕,卧所荐首也。 、 《诗·陈风·泽陂》-辗转伏枕。 、 《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险且枕。 、 《战国策》。-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组词】
枕上之花、 枕箱、 枕山、 枕中术、 枕中书
2.
【剩】
(形声。从刀,乘声。本义:剩余;余下)。
同本义。
【引证】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 清·洪亮吉《治平篇》-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
【组词】
剩员、 剩语、 剩货
3.
【衾】
(从衣,今声。本义:被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寝衣为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衾,大被。 、 《诗·召南·小星》-抱衾与椆。 、 《仪礼·士丧礼》-缁衾赬里,无紞。 、 《荀子·礼论》-衣衾多少厚薄多少之数。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布衾多年冷似铁。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锦衾薄。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 、 《西厢记》-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组词】
衾褥、 衾衽、 衾枕、 衾绸、 衾影无愧、 衾衣
4.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引证】
《说文》-余,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