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4:27
勇于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敢于面对困难或挑战,不畏惧,有胆量去做某事。它强调的是在面对风险、不确定性或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勇于”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结构为“动词+于”,表示在某方面有动作的倾向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基本含义,但在使用上更加灵活和广泛。
在**文化中,“勇于”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勇”相联系,强调在道德和正义的前提下展现勇气。在社会背景中,勇于创新和改革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品质。
“勇于”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于挑战自我,这种精神可以激发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在个人生活中,勇于尝试新事物、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承担责任等,都是“勇于”这一词汇的具体体现。例如,勇于向心仪的人表白,勇于接受新的工作挑战等。
在诗歌中,可以将“勇于”融入到描述自然界或人生哲理的诗句中,如:“山川勇于迎接风雨,人生勇于面对变迁。”
视觉上,“勇于”可能让人联想到攀登者勇敢地攀登山峰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激励人心的演讲或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在英语中,“勇于”可以对应为“dare to”或“brave to”,在不同文化中,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的精神都是受到推崇的。
“勇于”是一个充满力量和鼓舞人心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个人的勇气和决心,促进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
1.
【勇】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勇,气也。 、 《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 、 、 《墨子经上》-勇志之所以敢也。 、 《国语·周语》-勇,文之帅也。 、 《左传·昭公二十年》-知死不辟,勇也。 、 清·林觉民《与妻书》-勇于就死。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素名勇。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兴甚勇。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勇而多艺。
【组词】
忠勇、 英勇、 勇悍、 勇烈、 勇夫、 勇功、 勇沉、 勇果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