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1:55
“像塔”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搭配或成语,它可能是一个描述性的短语,用来比喻某物或某结构高大、直立,类似于塔的形状或特征。
由于“像塔”不是一个固定词汇,它没有特定的词源或历史演变。它是一个基于“塔”这一概念的比喻性表达。
在不同的文化中,塔往往象征着力量、稳定和永恒。因此,“像塔”可能在描述具有这些特质的物体或人物时被使用。
“像塔”可能给人带来一种庄严、稳固和不可动摇的情感联想,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和坚韧。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描述旅行中看到的壮观景象时使用“像塔”,如在描述一座高山或一座古老的建筑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像塔一样的松树,在风中坚守,岁月的痕迹,刻画在每一根枝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wering like a tower”,用来形容同样的高大和直立。
“像塔”是一个富有形象感的比喻,它能够有效地传达物体或人物的高大和稳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样的比喻能够丰富描述,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像】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然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像,似也。 、 《荀子·富国》-影之像形也。 、 林觉民《与妻书》-女必像汝,我心甚慰。 、 清·李渔《闲情偶寄》-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 、 老舍《黑白李》-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
【组词】
像形、 像似、 像形奇名、 像煞、 像姑
2.
【塔】
(形声。从土,荅(dá)声。本义:佛塔,亦作“浮屠”)。
同本义。晋、宋译经时始造“塔”字。塔为形高而顶尖的佛教建筑物,多为五层七级,也有高至十三级的,初为藏佛骨(舍利子)的地方,后世也藏经于其中,俗称宝塔。
【引证】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组词】
塔庙、 塔院、 塔铃、 塔头、 宝塔;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