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34:39
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西汉文学家淮南王刘安组织数千人集体编写《淮南子》,书中讲道: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前进的,从住山洞到建房屋,从捕食到耕种,从无序到今天的礼节与约束,这一切说明,像千百条不同源头的江河最终流入大海一样不可避免
一自~后,长留风雨在江东。 (清·毛奇龄《禹庙》诗)
1.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引证】
《说文》-百,十十也。 、 《淮南子·时则》-律中百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百辆之迎、 百日、 百户
2.
【川】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川,贯川通流水也。 、 《管子·度地》-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 、 《周礼·地官》-有川衡。 、 《易·需》-利涉大川。 、 《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 、 《诗·小雅·天保》-如川之方至。 、 《左传·宣公十二年》-川壅为泽。 、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组词】
川源、 顺尊、 川游、 川口、 川水、 川防、 川谷、 川坻、 川岗
3. 【归】
4.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