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5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59:43
烧痕 的字面意思是指由于高温或火焰造成的物体表面的损伤痕迹。基本含义是指物体表面因火烧而留下的痕迹,通常表现为变色、变形或破损。
烧痕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烧”和“痕”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烧”指用火加热或燃烧,“痕”指痕迹或印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烧痕可能与*仪式或传统俗有关,如某些部落会在成年仪式中留下烧痕作为成年的标志。在社会背景中,烧痕可能与灾难、战争或工业事故相关。
烧痕 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痛苦、破坏或悲伤。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火灾、烧伤或战争等灾难性**。
个人经历中,烧痕可能与火灾逃生、烧伤治疗或火灾调查等相关。例如,某人可能因为亲身经历过火灾而对此词汇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烧痕可以被用来象征内心的创伤或历史的痕迹:
心中的烧痕, 如同岁月烙印, 无声诉说着过往的痛楚。
烧痕 可能让人联想到火灾现场的黑烟、火焰的噼啪声和烧焦的气味。视觉上,烧痕可能呈现为黑色或焦黄色的痕迹。
在不同语言中,烧痕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burn mark”或“scorch mark”都指类似的痕迹。
烧痕 是一个具有强烈视觉和情感联想的词汇,它不仅指实际的物理痕迹,还可能象征更深层次的破坏和痛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与火灾、烧伤等相关的**和情感。
1.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2.
【痕】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艮(gèn)声。本义: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痕,胝瘢也。 、 《通俗文》-创瘢曰痕。
【组词】
痕瑕、 痕挞、 痕瘕、 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