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59:18
烧瓷 的字面意思是指将陶瓷制品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陶瓷制作中的关键步骤,通过高温使粘土坯体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硬化并获得所需的形状、强度和装饰效果。
“烧瓷”一词源于**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描述陶瓷制品的烧制过程。在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烧瓷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烧瓷作为陶瓷制作的核心环节,承载着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在社会背景中,烧瓷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创新。
“烧瓷”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传统工艺的精致和工匠的耐心。它传递出一种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完美的执着,这种情感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观过一个陶瓷工坊,亲眼见证了烧瓷的过程。那种对温度和时间的精确控制,以及最终成品的美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烧瓷”:
如同烧瓷的火焰, 在时间的窑炉中, 我们经历着蜕变, 从粗糙的坯体, 到光洁的瓷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窑炉,火焰跳动,陶瓷制品在高温中逐渐成型。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火焰的噼啪声和工匠的轻声细语。
在不同文化中,陶瓷制作和烧瓷的过程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例如,日本的陶瓷艺术(如陶器)在烧制过程中也有其独特的技术和风格。
通过对“烧瓷”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陶瓷制作的艺术和技术。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传统工艺的精髓,也反映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新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2.
【瓷】
(形声。从瓦,次声。本义:用高岭土烧制成的质料。也指瓷器) 同本义。
【引证】
司马光《训俭示康》-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组词】
瓷碗;细瓷;瓷枕;瓷仙、 瓷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