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6:39
词汇“壮城”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壮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壮丽的城池”或“雄伟的城市”。其中,“壮”通常指雄伟、强大或壮丽,而“城”则指城市或城池。
在文学作品中,“壮城”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城市的宏伟和历史底蕴,如古代的长安、洛阳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历史悠久或建筑宏伟的城市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建筑学中,“壮城”可能用来描述具有重要历史或文化价值的城市。
由于“壮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壮”和“城”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形容城市的雄伟和壮丽。
在**文化中,城市往往与历史、文化和政治紧密相关。因此,“壮城”可能用来强调城市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尤其是在描述古代都城时。
提到“壮城”,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都城,如长安、洛阳,这些城市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给人以庄严、宏伟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壮城”这个词汇,但在参观历史名城或阅读历史书籍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壮城”来描绘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长安壮城,古韵悠长,
城墙巍峨,市集繁忙。
千年风华,一梦回望,
壮城之名,永载史章。
提到“壮城”,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城市的画面,如宏伟的城墙、繁华的市集,以及古代城市的喧嚣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reat city”或“magnificent city”,用来形容具有重要历史或文化价值的城市。
“壮城”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在描述具有重要历史或文化价值的城市时,能够传达出一种庄严和宏伟的感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
2.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