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4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41:39
“壮威”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壮”意味着强大、有力,而“威”则指威严、威力。因此,“壮威”字面意思是指增强或显示威严和力量,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威慑力。
在文学作品中,“壮威”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历史**的宏大气势和影响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鼓励某人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权威。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政治,“壮威”可能指通过展示实力来增强威慑力。
同义词:威严、威力、威风、威势 反义词:软弱、无力、卑微、微不足道
“壮威”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壮”和“威”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增强威严和力量的特定含义。
在**文化中,“壮威”常常与领导力和权威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它反映了社会对于权威和力量的尊重和追求。
“壮威”这个词给人一种强大和庄严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伟大领袖或英雄人物,激发人们的敬畏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团队项目中担任领导角色时,使用“壮威”这个词来激励团队成员,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壮威”:
山河壮威,风雷激荡, 英雄出世,万民仰望。
结合视觉,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场或宫殿的画作,其中领袖或将军展现出壮威的姿态。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雄壮的军乐或史诗般的音乐,增强这种威严和力量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splay of power”或“demonstration of authority”,虽然这些表达不如“壮威”那样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深度,但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概念。
通过对“壮威”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在语言上丰富了我的表达,也在文化和历史上加深了我对*传统价值观的理解。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和恰当地使用“壮威”这个词。
1.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
2.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