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5:36
“三槐九棘”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三棵槐树和九棵荆棘。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官制,用来比喻朝廷中的高级官员。在古代,三槐代表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九棘代表九卿(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等)。因此,“三槐九棘”通常用来形容朝廷中的重要官员或高级职位。
“三槐九棘”源自《周礼》,其中记载了古代的官制和礼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泛指高级官员,而不仅仅是三公九卿。
在**古代社会,官职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因此,“三槐九棘”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职的重视和对权力的崇拜。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庄严、尊贵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朝廷的辉煌和官员的威严。
在历史研究中,我经常使用“三槐九棘”来描述古代的高级官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官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朝堂之上,三槐九棘,岁月悠悠,权臣如梦。”
想象一幅古代朝廷的画面,三棵槐树和九棵荆棘环绕着宫殿,给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权贵”、“高官”等,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三槐九棘”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古代官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力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黄卷青灯一腐儒,~位中居。世人只说文章贵,何事男儿不读书。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槐】 (形声。从木,鬼声。本义:木名。槐树)。
3.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4.
【棘】
(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引证】
《说文》-棘,小枣丛生者。 、 《易·坎》-實于丛棘。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棘。 、 《淮南子·兵略》-伐棘枣以为矜。 、 陆龟蒙《吴宫怀古》-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组词】
棘薪
1. 【九棘】 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