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7:49
学如穿井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学就像挖掘井一样,需要不断深入,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基本含义是指学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深厚的知识和技能。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学的艰辛和持久性,强调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鼓励他人坚持学,不要轻易放弃。在教育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深度学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人们挖井的经验,挖井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耐心,才能挖到水源。在语言中的演变,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学的过程,强调学的深度和持久性。
在*传统文化中,学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行为,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学的重视和对知识深度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和努力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学*上不断深入,不畏艰难。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常常用“学如穿井”来提醒自己,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深入和探索。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学如穿井深且远,知识之泉永不竭。”
想象一个勤劳的农夫在炎热的夏日里挖井,汗水滴落在土地上,这个画面可以很好地象征“学如穿井”的坚持和努力。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成语可能是“digging deeper”,虽然不如“学如穿井”那样富有诗意,但也表达了深入探索的意思。
“学如穿井”这个成语强调了学的深度和持久性,对我来说,它提醒我在学上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断深入,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工具,帮助我保持学的动力和方向。
学道当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坚心正行,岂得见泉源耶?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3.
【穿】
(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穿,通也。 、 《诗·召南·行露》-何以穿我墉。 、 、 《三国志·诸葛亮传》-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 司马光《资治通鉴》-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组词】
穿墉、 穿着鼻、 穿穴、 穿空、 穿胸
4.
【井】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同本义。
【引证】
《易·井》-改邑不改井。 、 《易·杂卦》传-井道。 、 《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宿息井树。 、 《周礼·官人》-为其井匽。 、 韩愈《原道》-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组词】
井池、 井鱼、 井养、 井华、 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