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0:20
词汇“学字”的深入学*和分析:
“学字”字面意思是指学书写文字,即学如何正确地书写汉字或其他文字系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可以指学*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包括识字、写字和理解文字的能力。
“学字”一词源于汉语,其基本结构“学”表示学*,“字”表示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重要性和使用方式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学字被视为教育的基础,是个人修养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的普及,学字仍然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步。
“学字”让人联想到启蒙教育的美好时光,以及学*新知识的喜悦。它也可能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文字艺术的欣赏。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学字是每天放学后的必修课,那时的努力和坚持至今仍让我感到自豪。
在诗歌中,“学字”可以被用来象征知识的追求和文化的传承:
墨香纸韵间,学字如登山。
笔走龙蛇处,心随字迹宽。
看到“学字”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沙沙作响的笔尖声,以及孩子们认真写字的画面。
在英语中,“学字”可以对应为“learning to write”,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学*书写的过程。
“学字”不仅是学语言的基础,也是文化传承和个人成长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学字”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文字的美,以及学过程中的乐趣和挑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学字”的技能对于提升个人素养和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