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7:54
猜度: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推测或猜测,通常指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对某事进行推断或估计。它强调的是一种基于有限信息或直觉的判断过程。
猜度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猜”字意为猜测,“度”字意为衡量或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用于描述一种基于直觉而非逻辑的猜测。
在某些文化中,猜度可能被视为一种不诚实或不直接的交流方式,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被视为一种必要的社交技巧。例如,在侦探小说中,猜度是解决谜团的关键技能。
猜度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不确定性和神秘感,它让人联想到悬疑和未解之谜。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猜度他人的意图或未来的发展,这种能力在人际交往和决策制定中非常重要。
在诗歌中,猜度可以用来描绘一种朦胧的美感:
月光下,她的心思如雾, 猜度中,我迷失了方向。
猜度可能让人联想到迷雾中的森林或神秘的音乐旋律,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增强了猜度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感。
在英语中,与“猜度”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peculate”或“guess”,但“speculate”更偏向于基于理论的推测,而“guess”则更接近于无根据的猜度。
猜度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词汇,它在语言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对猜度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微妙之处,并在交流中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一概念。
1.
【猜】
(形声。从犬,青声。本义:疑恨;忌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从犬,如狡狯狂猛之类,本以言犬,移以言人。-猜,恨贼也。 、 《左传·僖公九年》。注:“两无猜恨。”-耦俱无猜。 、 《方言十二》-猜,恨也。 、 《左传·昭公七年》-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
【组词】
猜忍、 猜迫、 猜忿、 猜刻、 猜虐、 猜狠、 猜贰、 猜惮、 猜谋
2.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