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6:14
作曲: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创作音乐,特别是指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包括旋律、和声、节奏和结构等方面的构思和编排。
在文学中,“作曲”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创作诗歌或故事的过程,强调其艺术性和创造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作曲”来指代创作音乐的行为,尤其是在谈论音乐家或作曲家时。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或作曲学,这个词汇具有更精确的定义,指的是音乐创作的技术和理论方面。
同义词:谱曲、编曲、创作音乐
反义词:演奏、解读
“作曲”一词源于汉语,其字面组合“作”表示创作,“曲”表示音乐曲调。在古代,作曲可能更多指的是创作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随着音乐理论的发展,这个词逐渐专指音乐创作。
在音乐文化中,作曲家通常被视为艺术的创造者,他们的作品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在社会背景中,作曲家的地位随着音乐产业的发展而变化,从宫廷乐师到现代的独立艺术家,作曲家的角色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演变。
“作曲”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创造性和艺术的自由。它让我联想到音乐家在寂静的房间里,灵感迸发,创作出动人心弦的旋律。这种联想激发了我对艺术创作的向往和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音乐工作坊,学习如何作曲。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曲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作曲”:
在寂静的夜里,我作曲, 音符跳跃,如星辰闪烁, 旋律流淌,似月光倾泻, 我的心,随着乐章,飞扬。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位作曲家在钢琴前,手指轻轻跳动,创作出美妙的旋律。结合音乐,我可以听到一首新创作的交响乐,每个音符都充满了生命力。
在英语中,“作曲”对应的是“composition”或“composing”。在不同的文化中,作曲的概念和实践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都是关于音乐的创作和表达。
通过对“作曲”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音乐创作的技术过程,也是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传达。在我未来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精确使用,以更好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