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6:03
构筑物:指人工建造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物体,通常用于支撑、容纳或保护其他物体或人类活动。构筑物可以是建筑物、桥梁、塔、水坝等。
构筑物一词源自汉语,其中“构筑”意味着建造或构造,而“物”指物体。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更偏向于描述具体的建筑或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结构和功能。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构筑物往往承载着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东方文化中,建筑物可能强调和谐与对称,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注重创新和个性。
构筑物常常让人联想到坚固、稳定和持久。它们是人类智慧和技术的体现,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思考。
在旅行中,我曾参观过一些古老的构筑物,如长城和金字塔,这些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人类文明的伟大和构筑物的历史价值。
在诗歌中,构筑物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或挑战:
“人生如一座构筑物, 每一块石头都是一次选择, 每一道梁柱都是一次坚持。”
想象一座古老的城堡,它的石墙、尖塔和回廊,以及风吹过时的呼啸声,这些都是构筑物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structure”或法语中的“construction”,虽然具体含义略有不同,但都指代人工建造的物体。
构筑物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它不仅指代具体的建筑和结构,还承载着文化、历史和情感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能够增强我们对人类创造力和文化遗产的认识。
1.
【构】
(会意。古字为“冓。从木,冓(góu)声。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冓,交积材也。 、 《说文》-构,盖也。
2.
【筑】
(形声。从木,筑声。本义:筑墙。古代用夹板夹住泥土,用木杆把土砸实)。
捣土使坚实。
【引证】
《说文》-築,捣也。 、 《韩非子·说难》-不筑,必将有盗。(筑,这里指把坏墙修复。)
【组词】
筑踏
3.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