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3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36:24
不人道(Inhuman)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缺乏人性或人道的行为,通常用来描述那些残忍、无情、缺乏同情心或道德关怀的行为。它强调了与人类应有的道德和情感标准相悖的行为。
“不人道”这个词源于拉丁语“inhumanus”,由“in-”(不)和“humanus”(人道的)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在描述那些违反人类道德和情感标准的行为上。
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不人道”的定义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对动物的某些处理方式可能被认为是正常的,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不人道。
这个词通常会引起强烈的负面情感反应,如愤怒、悲伤和恐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酷刑、虐待等令人不安的场景。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新闻报道、电影或书籍中遇到这个词,每次遇到都可能加深对人类道德底线的思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不人道的夜里,星辰也闭上了眼,不愿见证这世间的残忍。”
结合图片,可能会联想到战争废墟、受虐待的动物或囚犯的照片。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悲伤的音乐或受害者的哭泣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inhumane”、法语的“inhumai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都指向缺乏人性或人道的行为。
“不人道”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们识别和批判那些违反人类道德和情感标准的行为,还促使我们反思和维护人道主义价值观。通过深入理解这个词,我们可以更好地在不同语境中准确和恰当地使用它。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
1. 【不人道也不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