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9:26
词汇“狎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狎笑”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狎”和“笑”。其中,“狎”字的基本含义是亲近而不庄重,含有轻佻、不尊重的意味;“笑”则是指面部表情表现出快乐或嘲笑。结合起来,“狎笑”指的是一种不庄重、带有轻蔑或嘲弄意味的笑。
“狎”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轻佻、不庄重的含义,而“笑”字则一直表示笑的行为。两者结合形成的“狎笑”一词,其含义相对固定,没有太大的演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他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狎笑”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在社会中通常是不被接受的。
“狎笑”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尊重、轻蔑和嘲讽。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有人用“狎笑”的方式对待他人,可能会感到不舒服或愤怒,因为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尊严。
在创作中,可以将“狎笑”用于描绘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如在小说中描绘一个角色对另一个角色的不尊重和嘲讽。
“狎笑”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种轻蔑的面部表情和嘲讽的笑声,这种联想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来表达。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尊重和不尊重的界定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狎笑”在不同文化中的接受程度也可能不同。
“狎笑”是一个描述不尊重和嘲讽行为的词汇,它在文学和社会学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际互动中的复杂情感和行为。
1.
【狎】
(形声。从犬,甲声。从犬,犬善与人玩耍。本义:驯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狎,犬可习也。 、 《新书》-故欲以刑罚慈民,辟其犹以鞭狎狗也,虽久弗亲矣。
2.
【笑】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笑,喜也。 、 《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 、 《易·萃》-一握为笑。 、 《诗·卫风·氓》-载笑载言。 、 、 《列子·汤问》-两小儿笑曰。 、 《论语·宪问》-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列子·汤问》-笑而止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笑而不顾。
【组词】
笑唏唏、 笑咍咍、 笑浪、 笑面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