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5:09
狎猎:字面意思是指亲近地猎取动物,通常指以娱乐或**为目的的猎取行为。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因为它可能暗示对动物的不尊重或过度猎杀。
“狎”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亲近、不庄重的意思,“狎猎”一词可能起源于古代贵族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带有负面含义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狎猎被视为一种传统和仪式,但在现代社会,随着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狎猎常常受到批评和限制。
狎猎可能让人联想到野蛮、残酷和不必要的暴力,尤其是在对待野生动物时。这种联想可能引发对动物福利的担忧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在个人经历中,狎猎可能与观看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纪录片或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相关联,从而加深对这一行为的认识和批判。
在诗歌中,狎猎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如:“在森林的深处,狎猎的阴影悄然降临,自然的和谐被无情的猎枪打破。”
狎猎可能让人联想到森林中的枪声、猎犬的吠叫和野生动物的惊慌逃窜,这些声音和画面可能引发对狎猎行为的道德反思。
在不同文化中,狎猎的含义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在一些文化中,狎猎是传统的一部分,而在其他文化中,狎猎被视为对动物权利的侵犯。
狎猎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活动,还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在现代社会,随着对动物保护的重视,狎猎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时,需要考虑到其背后的文化和伦理含义。
1.
【狎】
(形声。从犬,甲声。从犬,犬善与人玩耍。本义:驯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狎,犬可习也。 、 《新书》-故欲以刑罚慈民,辟其犹以鞭狎狗也,虽久弗亲矣。
2.
【猎】
(形声。从犬,巤(liè)声。本义:打猎,捕捉禽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猎,放猎逐禽也。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礼记·月令》-执弓挟矢以猎。 、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蒍艾猎,字叔敖。 、 《太玄·毅》。注:“捕也。”-吏所猎也。 、 唐·王维《观猎》-将军猎渭城。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出猎。 、 《聊斋志异·促织》-教我猎虫所。
【组词】
猎火、 猎围、 猎士、 猎夫、 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