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7:52
“潜移阴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隐蔽、不易察觉的方式逐渐改变或夺取某物。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不直接、不明显的方式,通过渐进的过程达到目的。
“潜移阴夺”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其使用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政治或社会变革的非直接手段,反映了人对于策略和智慧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隐秘、不易察觉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谋、策略和深思熟虑的计划。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在背后悄悄影响他人或事物的行为,例如在团队管理或家庭教育中。
在诗歌中,可以将“潜移阴夺”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或情感的变化,如:“岁月潜移阴夺,情感悄然变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阴暗的房间,有人在暗中操作;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神秘的音乐来增强这种隐秘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ealthily influence”或“underhandedly manipulate”,但这些表达没有形成固定的成语,因此在表达上不如“潜移阴夺”那样精炼和富有文化内涵。
“潜移阴夺”这个成语在描述隐蔽、渐进的影响或改变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人对于策略和智慧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初每事独断,今戚里左右,或潜移阴夺。
1.
【潜】
(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潜,涉水也。 、 《易·乾龙》-潜龙。 、 《诗·小雅·正月》-潜虽伏矣。 、 曹植《情诗》-游鱼潜绿水。 、 《书·洪范》-沈潜相克。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潜龙腾渊。
【组词】
潜水
2.
【移】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同本义。泛指移植。
【引证】
《说文》。徐灏注:“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移,禾相倚移也。
【组词】
移花、 移根、 移种,移莳
3.
【阴】
(会意。从阜(fù),从侌,侌(yīn)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 、 《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鸣鹤在阴。 、 《周书·王会》-壜上张赤挛阴羽。 、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 、 《周礼·大司乐》-阴竹之管。 、 《周礼·柞氏》-令剥阴木而水之。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汉水南岸)。 、 唐·李朝威《柳毅传》-洞庭之阴。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阴谷皆入济。 、 清·姚鼐《登泰山记》-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组词】
阴山背后、 阴木、 阴竹、 阴滨、 阴麓、 阴坡
4.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