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8:08
“拔山盖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拔起高山,压倒世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力量极大,或者成就非常卓越,能够超越众人,达到无人能及的地步。
在文学作品中,“拔山盖世”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非凡能力和伟大事迹,如古代的武将或神话中的英雄。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的强大或某事的重大影响。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或科学,它可能用来形容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人物。
同义词:超群绝伦、出类拔萃、卓尔不群 反义词:平庸无奇、碌碌无为、不足挂齿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超群绝伦”更强调超越常人,“出类拔萃”则强调在同类中脱颖而出。
“拔山盖世”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项羽的力量和气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以形容各种超越常人的能力和成就。
在文化中,“拔山盖世”常与英雄主义和壮志豪情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对于力量和成就的崇尚。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激励人们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和敬畏感,联想到的是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壮举。它激发人们对于力量和成就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超越常人的决心和勇气。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听到一位选手用“拔山盖世”来形容一位历史人物的伟大,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个成语的力量和美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拔山之力,盖世之威,英雄气概,千古流传。”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英雄站在高山之巅,山峰在他脚下显得渺小,这种视觉冲击力与“拔山盖世”的意境相契合。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史诗般的音乐,如交响乐中的壮丽篇章,与这个成语的宏大气势相呼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wering above others”或“surpassing all other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超越众人的意思。
“拔山盖世”这个成语不仅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而且在实际使用中展现了其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成语的魅力和其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则~之雄,几乎其为若敖之鬼矣。
1.
【拔】
(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拔,擢也。 、 《苍颉篇》-拔,引也。 、 《易·乾》。郑注:“移也。”-确乎其不可拔。 、 《封氏见闻录》-拔河。 、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盖】 古地名 。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4.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