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0:38
殷阜(yīn f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指的是富裕、丰盛、繁荣。其中,“殷”字常用来形容丰盛、富裕,而“阜”字则有丰富、堆积之意。因此,“殷阜”合起来通常用来描述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社会的繁荣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殷阜”常用来描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景象,如“国库殷阜,百姓安居乐业”。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
“殷阜”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保持相对稳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殷阜”常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殷阜”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繁荣、富裕和美好的生活。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中,可能会在讨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话题时使用到“殷阜”这个词汇,用以描述一个地区的繁荣景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殷阜地,花开满园笑语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繁华市集、丰收景象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欢快的旋律,象征着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prosperous”和“affluent”,用来描述类似的繁荣和富裕状态。
“殷阜”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口语中使用,但在描述社会经济状况时,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词汇。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社会繁荣的概念。
1.
【殷】
(会意。从殷从殳。本义:盛乐)。
【引证】
《说文》。按,殷者,舞之容,殳者,舞之器。-殷,作乐之盛称殷。 、 《公羊传·文公二年》-五年而殷祭。 、 《礼记·曾子问》-服除而后殷祭。 、 《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 、 《易·豫》。王弼注:“用此殷盛之乐荐祭上帝也。”-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 《金史》-神其来思,时歆荐殷。
大。
【引证】
《广雅》-殷,大也;众也。 、 《庄子》-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
【组词】
殷奠、 殷喜、 殷祭、 殷袔、 殷殷轸轸、 殷礼、 殷事
2.
【阜】
(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本义: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阜,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 、 《广雅·释丘》-无石曰阜。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牛肃《纪闻》-诸象以鼻破阜。
【组词】
阜陵、 阜陆、 阜丘、 阜垤、 土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