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9:37
殷鉴(yīn jiàn)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殷商的镜子”,比喻前人的失败可以作为后人的教训。这个词汇来源于《诗经·大雅·荡》中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意指殷商的灭亡可以作为周朝的借鉴。
在文学作品中,殷鉴常用于警示或劝诫,提醒人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讨论历史教训和政策制定。
殷鉴一词源自《诗经》,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在古代,它更多用于政治和历史的讨论,而现代则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社会和个人的反思中。
在文化中,殷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和对过去的尊重。它反映了人对历史的重视和对未来的谨慎态度。
殷鉴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严肃的感觉,它提醒人们历史的沉重和教训的宝贵。在使用这个词汇时,人们往往会感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用殷鉴这个词来提醒自己在决策时要考虑历史的影响,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殷鉴:
历史的河流,波涛汹涌,
殷鉴在前,警示未来。
勿忘昨日之痛,
铸就明日之辉煌。
殷鉴这个词可以联想到古老的书籍、历史的画卷和沉重的钟声,这些都是与历史和教训相关的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essons from history”或“historical precedent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都是强调从历史中学*的重要性。
殷鉴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提醒我们尊重和学历史,还激励我们在面对未来时保持谨慎和明智。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殷鉴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历史的教训。
1.
【殷】
(会意。从殷从殳。本义:盛乐)。
【引证】
《说文》。按,殷者,舞之容,殳者,舞之器。-殷,作乐之盛称殷。 、 《公羊传·文公二年》-五年而殷祭。 、 《礼记·曾子问》-服除而后殷祭。 、 《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 、 《易·豫》。王弼注:“用此殷盛之乐荐祭上帝也。”-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 《金史》-神其来思,时歆荐殷。
大。
【引证】
《广雅》-殷,大也;众也。 、 《庄子》-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
【组词】
殷奠、 殷喜、 殷祭、 殷袔、 殷殷轸轸、 殷礼、 殷事
2.
【鉴】
(形声。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鑑,古祇作堅,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 、 《广雅》-鑑谓之镜。 、 《淮南子·主术》-借明于鑑以炤之。 、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鑒。 、 《庄子》-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 、 《周礼》-春始治鑑。
【组词】
鉴诸、 鉴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