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9:2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9:21:41
“丘阜”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小山或土堆。在古代汉语中,它常用来描述自然地形中的小山丘或土堆,有时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堆积或聚集。
“丘阜”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形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左传》等,已有使用“丘阜”的记录,用以描述自然地形。
在**传统文化中,丘阜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丘阜”常与“山川”并提,象征着稳固和永恒。在风水学中,丘阜的位置和形状也被认为对居住环境有重要影响。
“丘阜”一词给人以宁静、自然、稳固的联想。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或是对家乡的深情回忆。
在个人经历中,“丘阜”可能与童年记忆中的某个小山丘相关,或是与某次户外徒步旅行的美好回忆联系在一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照,丘阜如黛,绿意盎然,心随风动。”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连绵的丘阜在阳光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光影效果。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丘阜”可以对应为“hill”或“mound”,但在具体语境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丘阜”作为一个描述自然地形的词汇,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形象性,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丘】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 、 《广雅·释丘》-小陵曰丘。 、 《诗·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麦。 、 、 《书·禹贡》-是降丘宅土。 、 《周礼·大司徒》-北陵坟衍。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性本爱丘山。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苫蔽成丘。
【组词】
荒丘、 丘林、 丘岳
2.
【阜】
(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本义: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阜,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 、 《广雅·释丘》-无石曰阜。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牛肃《纪闻》-诸象以鼻破阜。
【组词】
阜陵、 阜陆、 阜丘、 阜垤、 土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