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2:09
工薪族: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依靠工资收入生活的人群”。它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企业、政府机关、学校等组织中工作,以固定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员工。
工薪族这个词源于日语的“サラリーマン”(salaryman),指的是那些依靠固定工资生活的男性职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接受并用于描述所有依靠工资生活的人,不论性别。
在现代社会,工薪族通常被视为社会稳定的基础,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消费行为对经济有重要影响。在一些文化中,工薪族的生活方式被理想化,而在其他文化中,他们可能被视为缺乏创造力和自由。
工薪族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但可能单调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更好生活的渴望。它也可能引发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讨论。
在我的生活中,我有许多朋友和家人都是工薪族,他们的故事让我更加理解这个群体的挑战和机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城市的钢铁森林里,工薪族如蚂蚁般忙碌,他们的梦想被工资条上的数字所束缚。”
想象一下,工薪族的形象可能与拥挤的地铁、繁忙的办公室、以及下班后的疲惫面容相关联。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轻快的流行音乐,反映他们日常的节奏。
在不同文化中,工薪族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日本,“サラリーマン”一词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而在美国,“white-collar worker”可能更常用。
工薪族这个词在描述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还促使我们思考工作、生活和社会的关系。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个词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薪,荛也。 、 《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收秩薪柴。 、 《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薪蒸材木。 、 《诗·小雅·无羊》-以薪以蒸。 、 《管子·轻重甲》-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 、 《礼记·曲礼》-某有负薪之忧。 、 《孟子》-毁伤其薪木。 、 《聊斋志异·狼三则》-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组词】
薪火、 薪桂、 薪柴、 薪樵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宋·苏洵《六国论》-抱薪救火。
【组词】
薪采、 薪桂、 薪蒸、 薪火相传
3.
【族】
(会意。本义:箭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