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7:34
干净土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专业术语,它可能是一个组合词,由“干净”和“土”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没有污染、清洁的土壤。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代一个环境未受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然区域。
在文学作品中,“干净土”可能被用来象征纯净、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自然环境,或者比喻为理想中的生活空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环保或农业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环境科学或农业,它可能指代无污染的土壤,适合种植或生态恢复的区域。
由于“干净土”不是一个固定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没有具体的历史记录。它是由日常词汇“干净”和“土”组合而成,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土壤质量的关注。
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干净土”这个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环境的追求和对生态平衡的重视。
“干净土”给人以清新、健康、自然的联想,它可能唤起人们对未受破坏的自然景观的向往,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讨论城市绿化、农业生产或环境保护时提到“干净土”,强调土壤质量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干净土”作为意象,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环境破坏的忧虑:
在那片干净土上, 花儿自由绽放, 鸟儿无忧飞翔, 而我,只愿守护这份宁静与纯净。
视觉上,“干净土”可能让人联想到绿意盎然的田野、清澈的溪流和蓝天白云。听觉上,可能是鸟鸣、风声和流水声,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在不同语言中,“干净土”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概念在环保和生态保护的语境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英语中可能会用“pristine soil”或“unpolluted land”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干净土”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但它承载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深刻关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生态系统。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责任感。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凈】
3.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