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9:30
“叹词”是一种表达强烈情感或反应的词汇,通常用于口语中,用以表达惊讶、赞叹、悲伤、愤怒等情感。叹词往往不构成句子的主要成分,而是作为情感的直接表达。
叹词的词源较为简单,主要是人们在表达情感时的自然发音。随着语言的发展,叹词逐渐被规范化,成为语言的一部分。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叹词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某些叹词在特定文化中可能有特殊的含义。
叹词往往能迅速唤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如“哎哟”可能让人联想到疼痛或惊讶,“哈哈”则让人联想到快乐和笑声。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叹词来表达情感,如在看到美丽的风景时会说“哇!”,在遇到意外情况时会说“哎呀!”。
在诗歌中,叹词可以用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如:
啊!这夜色如此深沉,
星光点点,如梦如幻。
叹词如“哇!”可能让人联想到美丽的风景或惊喜的表情,而“哼!”则可能让人联想到不满或轻蔑的表情。
在不同语言中,叹词的使用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的“Wow!”和中文中的“哇!”都表示惊喜,但发音和使用情境可能有所差异。
叹词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迅速传达情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理解和掌握叹词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1.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
2.
【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 、 《世说新语·轻诋》-词色甚强。 、 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宗臣《报刘一丈书》-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 词锋、 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