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1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16:23
词汇“征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征辕”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征辕”字面意思是指战车或马车的前部,即车辕的前端。在古代,车辕是连接马匹和车辆的部分,征辕则特指车辕的前部,用于牵引和控制车辆。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征辕”可能出现在描述战争或行军的场景中,用以描绘战车的威武或行军的艰辛。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除非是在非常古雅或特定的历史研究领域。
同义词:车辕、辕杆 反义词:这个词汇较为特殊,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征辕”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征”有行军、征战之意,“辕”指车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已很少使用。
在古代**,战车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征辕作为战车的一部分,象征着战争和军事力量。在文化上,它可能与古代的战争文化、车马文化有关。
对于现代人来说,“征辕”可能带来一种古老、庄严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古代的战争场景和勇士的形象。
由于“征辕”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如果涉及到古代战争或历史研究,可能会在相关文献或讨论中遇到。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征辕”来增加历史感和氛围:
铁蹄踏破尘沙路,
征辕指向天边霞。
勇士挥戈战鼓响,
古道风烟映血花。
视觉上,“征辕”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车的形象,尘土飞扬的战场,勇士驾驭战车的英姿。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战鼓声、马蹄声和战士的呐喊。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指代不同的交通工具或战争装备,但由于“征辕”的特殊性,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词汇。
“征辕”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尽管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中,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辕】
(形声。从车,袁声。本义:车辕子,车前驾牲口的直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大车、柏车、羊车皆左右两木,曰辕,其形直。一牛在辕间;田车、兵车、乘车皆居中。一木穹隆而上,曰辀,其形曲。-辕,辀也。 、 《考工记·辀人》-今夫大车之辕挚,谓辕卑也。 、 《周礼·考工记·车人》-凡为辕,三其轮崇。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令尹南辕返旆。
【组词】
辕轭(车前驾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车子)辕缚(指辂木因其缚于辕上,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