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8:12
力气活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那些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或任务。它通常指的是那些不需要太多技术或专业知识,但需要强壮的身体和耐力的工作。
在不同的语境中,“力气活”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力气活”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力气”和“活”两个词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力气活”的理解和评价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体力劳动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劳动形式,与脑力劳动并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力劳动往往被视为较为辛苦和低级的工作,这反映了社会对不同劳动形式的价值观和认知。
提到“力气活”,我联想到的是汗水、辛勤和坚韧。这个词让我感受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对生活的坚持,同时也让我思考社会对不同劳动形式的尊重和评价。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参与过搬家和装修等力气活,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体力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力气活”:
汗水滴落泥土间, 力气活中见真情。 双手粗糙心却细, 劳动光荣最可贵。
提到“力气活”,我联想到的是工地上工人们挥汗如雨的场景,以及他们搬运重物时发出的沉重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nual labor”或“physical work”,它们在含义上与“力气活”相似,但在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评价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力气活”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体力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和理解这类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促进对不同劳动形式的尊重和理解。
1.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