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52:32
次圣: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在某一领域或方面仅次于圣人或最高级别的人物。它强调的是在某个特定领域内的卓越地位,但并非达到顶峰。
在文学中,次圣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在道德或智慧上仅次于圣人的人物,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时被描述为“次圣”,因为他具有超凡的情感和理解力,但并未达到圣人的境界。 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学术、艺术或**,可能会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内非常杰出但未达到最高荣誉的人物。
同义词:次席、次等、次优 反义词:圣人、至尊、巅峰
次圣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次”和“圣”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次”表示次等或次序,“圣”则指圣人或最高级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内非常杰出但未达到最高荣誉的人物。
在传统文化中,圣人通常是指那些在道德、智慧或艺术上达到极高境界的人物,如孔子、老子等。次圣**则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词汇,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内非常杰出但未达到圣人级别的人物。
次圣这个词给人一种既尊敬又略带遗憾的感觉。尊敬是因为它承认了某人在某一领域内的卓越成就,遗憾则是因为它暗示了这个人尚未达到最高境界。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在音乐领域内非常杰出的老师,他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解力都非常高,但与那些世界级的音乐大师相比,他仍属于次圣之列。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次圣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次圣:
在艺术的殿堂里,
他如星辰般璀璨,
次圣之名,
虽未触及天际,
却已照亮无数心灵。
次圣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在艺术殿堂中默默奉献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虽未达到最高荣誉,但仍能触动人心。在音乐方面,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虽未获得最高奖项但仍能感动听众的音乐家。
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次圣的词汇,但可以用“sublime”或“subliminal”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内非常杰出但未达到最高境界的人物。
次圣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形容了某人在某一领域内的卓越成就,还暗示了这个人尚未达到最高境界。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那些在某一领域内非常杰出但未达到最高荣誉的人物。
1.
【次】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上》注-次,舍也。 、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素服郊次。 、 《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
2.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