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5:13
词汇“[惫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惫损”字面意思是指极度疲劳和损伤。其中,“惫”表示疲惫、极度疲劳,“损”表示损伤、损害。结合起来,“惫损”描述的是一种身心俱疲、受到严重损害的状态。
由于“惫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描述人物因长期劳累或疾病而身心俱疲的情况。
“惫”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极度疲劳;“损”字也源自古代汉语,意为损伤、损害。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惫损”这个词汇,描述一种极度疲劳和损伤的状态。
在古代社会,由于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限制,人们更容易经历身心惫损的状态。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仍可能导致人们身心惫损。
“惫损”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沉重和疲惫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长期劳累后的身心疲惫和无力感。它可能影响人们对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惫损”这个词汇,但可以通过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避免过度劳累,从而避免身心惫损的状态。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惫损”来描述主人公在经历重重困难后的身心状态,增加作品的情感深度和现实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疲惫不堪的人物形象,面容憔悴,眼神无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缓慢的旋律,来表达惫损的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惫损”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极度疲劳和损伤的状态来传达相似的含义。
“惫损”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醒我们关注身心健康,避免过度劳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1.
【惫】
(形声。从心,備声。本义:疲乏,困顿)。
同本义。
【引证】
《通俗文》-疲极曰惫。 、 《列子·黄帝》-单惫于戏笑。 、 《荀子赋》-往来惛惫,通于大神。 、 《庄子·山水》-何先生之惫耶? 、 《易·既济》-三年克之,惫也。
【组词】
疲惫、 惫喘、 惫劳
2.
【损】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同本义,与“益”相对。
【引证】
《说文》-损,减也。 、 《墨子经》-损偏去也。 、 《易·系辞》-损德之脩也。 、 《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 《孟子·滕文公下》-请损之,月攘一鸡。
【组词】
损年、 损膳、 损薄、 损夺、 损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