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5:23
“文风不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文章的风格或形式没有任何变化。基本含义是指文章或文学作品的风格保持一贯,没有改变。
“文风不动”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批评,最初用来形容文学作品的风格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其他领域,如教育、出版等。
在**传统文化中,文学作品的风格一致性被视为一种美德,反映了作者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因此,“文风不动”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积极的评价意义。
这个词汇给人以稳定、可靠和专业的印象。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对传统和经典的尊重和欣赏。
在编辑工作中,我经常强调文风不动的重要性,以确保出版物的质量和一致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文风不动,字字珠玑,流传千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作家在宁静的书房中,笔耕不辍,保持着一贯的写作风格。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象征着风格的稳定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nsistent style”或“unchanging style”,但“文风不动”更具有文学和文化的特定内涵。
“文风不动”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文学作品的风格稳定性,也体现了对传统和专业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对文学和文化的理解。
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
尽管外面闹翻了天,他在屋里仍然~,照旧读他的书。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