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1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1:01
文饰(wén shì)一词在中文中有两个主要含义:
文饰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文”(指文字、文化)和“饰”(指装饰、修饰)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文饰多用于文学和艺术领域,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传统文化中,文饰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文以载道”相联系,强调通过文辞的修饰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文饰也常用于商业和广告中,用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文饰一词给人以精致、优雅的联想,但也可能让人想到虚伪和掩饰。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真实性的质疑。
在日常生活中,文饰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如何通过修饰来展现更好的自己,或者在写作中如何通过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在诗歌中,文饰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物的美丽:
春风拂过,花瓣如文饰般点缀枝头,美不胜收。
在英语中,文饰可以对应到“embellishment”或“decoration”,虽然含义相近,但在使用上可能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
文饰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涉及语言的修饰和美化,还涉及到文化、艺术和社会交往的多个层面。通过对文饰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提升个人的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饰】
(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拭。-饰,刷也。 、 《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