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4:54
词汇“河涩”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组合词,由“河”和“涩”两个字组成。在这里,我们可以尝试对这两个字分别进行分析,然后再探讨这个组合词可能的含义和用法。
由于“河涩”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可以推测它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由于“河涩”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河涩”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
在某些地区,河流的状态可能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河涩”可能在这些地区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由于“河涩”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少。
在创作中,可以将“河涩”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困难或阻碍:
由于“河涩”不是一个标准词汇,跨文化比较不适用。
“河涩”作为一个组合词,其含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1.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2.
【涩】
(形声。从水,歰声。声符(歰sè)为本字,象四只脚两两相抵,表示不滑,是会意字。本义:不滑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濇,不滑也。 、 《素问·至真要大论》-短而濇。 、 《一切经音义》-濇,文歰,今作澀,不滑也。 、 刘禹锡《砥石赋·序》-始余有佩刀甚良,至是涩不可拔。
【组词】
涩噎、 涩道、 涩巴巴、 涩浪、 涩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