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1:59
词汇“武柄”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武柄”的分析:
“武柄”字面意思是指武器的手柄,即武器上供人握持的部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能也指代掌握武力或权力的手段。
由于“武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军事或武术领域,可能会提到武器的“武柄”,但在日常交流中很少使用。
“武柄”由“武”和“柄”两个字组成。“武”指武力、武器,“柄”指手柄。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对武器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并未扩展,因此仍然保持其原始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武器和武术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武柄”虽然不常用,但在描述古代武器或武术时可能会出现。
提到“武柄”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战士、勇气和力量,以及对武器的敬畏之情。
由于“武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武柄”用于描述一个古代战士的故事,强调他对武器的熟练掌握和对武柄的精心保养。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各种古代武器的武柄设计,如剑、矛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场的声音,如武器碰撞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武器的手柄,但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与中文中的“武柄”不同。
“武柄”作为一个特定领域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描述古代武器或武术时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价值。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特定文化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柄】
(形声。从木,丙声。本义:器物的把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柄,柯也。(柯:斧柄。) 、 《仪礼·少牢礼》-覆之南柄。 、 《仪礼·大射礼》-有柄。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椎把)铁折叠环复。
【组词】
柄子、 刀柄;勺柄;曲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