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6:57
武曲星:在**传统文化中,武曲星是北斗七星中的第二颗星,也称为“破军星”。在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中,武曲星被认为是掌管军事、战争和勇武的星宿,与武将、武士的命运紧密相关。
在文学中,武曲星常被用来象征勇猛、刚毅和战斗精神。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武曲星下凡”来形容某人具有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在专业领域,如占星学和风水学,武曲星的方位和状态被认为会影响个人的事业和健康。
同义词:破军星、战神星 反义词:文曲星(掌管文学和学问的星宿)
武曲星的名称来源于古代对北斗七星的命名,其字面意思为“武力的曲调”或“武力的旋律”,反映了古人对星宿与人间事务关联的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曲星的象征意义逐渐固定为与军事和勇气相关。
在**古代社会,武曲星的信仰与武将的地位和命运紧密相连。许多历史上的著名将领被认为受到武曲星的庇佑。这种信仰也影响了民间对勇敢和战斗精神的崇拜。
武曲星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钦佩。它让我联想到历史上那些英勇无畏的将领,以及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部历史小说中读到关于武曲星的描述,这让我对古代将领的勇气和决心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武曲星:
武曲星辉映夜空,
战鼓声中显英豪。
铁马金戈踏尘土,
千古传颂不朽名。
武曲星让我联想到夜晚的星空和古代战场的喧嚣。视觉上,它是一颗明亮的星,听觉上,它伴随着战鼓和号角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Mars(火星),罗马神话中的战神,也与军事和勇气相关。
武曲星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代表了古代对星宿的崇拜,也反映了人类对勇气和战斗精神的永恒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3.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