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3:36
宁耐(níng nà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耐心等待或忍受。它强调在面对困难或不如意的情况时,保持冷静和耐心,不急躁,不轻易放弃。
宁耐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克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宁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与儒家思想中的“忍”和“耐”相呼应,强调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宁耐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平静和坚定。它让人联想到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坚持不懈的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宁耐帮助我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不轻易被情绪左右。例如,在等待工作面试结果时,宁耐让我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焦虑。
在诗歌中,宁耐可以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等待:
岁月如梭,宁耐中等待,
春去秋来,心静如水。
宁耐可以让人联想到平静的湖面、悠扬的古琴音乐,或是夕阳下的静谧景象。
在英语中,宁耐可以对应词汇如“patience”或“endurance”,虽然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宁耐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宁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1.
【宁】
贮藏;积聚。本作“宁” 同: 贮
【引证】
《说文》。按,与貯略同。-宁,办积物也。象形。 、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唐·李善注:“‘伫’与‘宁’同。”-惠风伫芳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
久立。后作“佇、竚”,简化为“伫”。
【引证】
《礼记·曲礼》-天子当宁而立。 、 《国语·楚语》-位宁有官司之典。 、 江永《乡党图考》-以人君门外有正朝,视朝则于此宁立故耳。
【组词】
宁僚
2.
【耐】
(会意。从而,从寸。而亦声。“而”指面颊,“寸”指法度,刑法。在面颊上施刑罚,指剃须。字本作“耏”。从而,从彡。本义: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不剃发也。-耏,罪不至耏也。 、 《汉书·高帝纪》。应劭注:“轻罪不至于耏,完其耏鬓。故曰耏。”-耏以上请之。 、 《后汉书·高帝纪》。注:“耐,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耐罪亡命。 、 《后汉书·章帝纪》注-耏,多须貌。 、 《睡虎地秦墓竹简》-从事有亡,卒岁得,可论?耐。
【组词】
耐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