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2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25:16
烟缕:指细长的烟雾,通常是从燃烧的物体上升起的轻柔、飘渺的气体形态。
烟缕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烟”和“缕”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烟”指燃烧产生的气体,“缕”指细长的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使用上更加灵活和富有诗意。
在许多文化中,烟缕常与仪式、冥想和沉思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中,香烟常用于供奉神灵,烟缕的上升象征着祈祷的传递。
烟缕给人以轻盈、飘渺的感觉,常引发人们对过往时光的回忆或对未来的遐想。它也可能象征着忧郁或悲伤,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
在日常生活中,烟缕可能与吸烟的*惯相关,也可能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出现,如篝火晚会或森林火灾。
在诗歌中,烟缕可以被用来创造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烟缕轻舞,夜幕低垂, 星光点点,梦回故里。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moke plume”或“smoke trail”,它们在描述上更为直接,但在文学和艺术表达上可能不如“烟缕”那样富有诗意。
烟缕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现象,还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缕】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娄声。本义:麻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缕,线也。 、 《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 《孟子》。注:“紩铠甲之缕也。”-有布缕之征。 、 苏轼《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潜夫论·俘侈》-或断绝众缕,绕带手腕。
【组词】
缕綦、 缕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