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3:21
1.古代对葱岭内外西域各族的泛称。匈奴居中﹐称胡或北胡;乌桓﹑鲜卑在匈奴东﹐称东胡;西域各族在匈奴西﹐称西胡。
1. 【西】 -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2. 【胡】 - (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引证】 《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胡,牛顄垂也。 、 《诗·豳风·狼跋》。传:“老狼有胡。”-狼跋其胡。 、 《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胡,谓颈下垂肉也。”-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 【组词】 胡髯朗、 胡皱、 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