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5:40
“倾夺”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强力或手段夺取、抢夺,通常带有负面色彩,暗示一种不正当或暴力的获取方式。
在文学中,“倾夺”可能用来描述战争中的掠夺行为,或者小说中角色之间的权力斗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形容某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物或地位。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经济学,“倾夺”可能指非法获取财产或资源的行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倾夺”更强调手段的强力或不正当性,而“掠夺”和“抢夺”可能更侧重于行为本身。
“倾夺”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倾”和“夺”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倾覆”和“夺取”,合起来即表示通过强力或不正当手段夺取。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常用于描述战争或冲突中的掠夺行为。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倾夺”可能与权力斗争、社会不公或道德败坏等概念相关联。在历史上的战争或革命时期,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会增加。
“倾夺”一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暴力、不公和贪婪。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些**或行为的看法和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倾夺”这个词,但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些社会新闻或历史**中的不正当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倾夺”来描绘一场战争的残酷:
铁蹄之下,城池倾夺,
烟火之中,家园何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战争中城市被掠夺的画面,烟雾弥漫,人们惊慌失措。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争的喧嚣和人们的哭喊声。
在不同语言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含义通常是相似的,即通过强力或不正当手段夺取。
“倾夺”一词在描述不正当或暴力获取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行为本身,还暗示了行为的负面性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