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5:12
词汇“屈滞”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化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屈”通常指弯曲、屈服或委屈,而“滞”则指停滞、不流畅。结合起来,“屈滞”可能指的是某种形式的阻碍或不顺畅,特别是在动作、情感或进程上。
“屈滞”可能指的是:
由于“屈滞”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用以描述特定的状态或感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屈滞”可能与身体或心理的健康状态有关,尤其是在强调身心和谐的文化中。
“屈滞”可能让人联想到压抑、不自由或困难,带来一种沉重或不愉快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身体不适或心情不佳,可能会用“屈滞”来形容这种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屈滞”来形容秋天的落叶,它们在风中缓缓飘落,仿佛动作中带着一种屈滞的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关节僵硬的人,动作显得屈滞;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段节奏缓慢、沉重的乐曲,来表达“屈滞”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屈滞”的词汇,但会有描述类似状态的词汇,如英语中的“stiff”或“stuck”。
“屈滞”是一个描述不顺畅状态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和专业领域中,它能够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意义。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屈】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屈,拗曲。 、 《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 《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 马中锡《中山狼传》-猬缩蠖屈。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不可屈伸。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屈膝叩首。 、 清·张廷玉《明史》-不当屈。
【组词】
屈指询算、 屈律、 屈卮、 屈申、 诎屈、 屈伸、 屈屈、 屈蠖
2.
【滞】
(形声。从水,带声。本义:水流不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滞,凝也。 、 《周礼·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 、 《楚辞·涉江》-淹回水而凝滞。 、 《淮南子·时则训》-流而不滞。